目前,乳山市設立4個貝類增養殖示范基地,開展新品種、新技術、新模式的引進示范推廣工作,培育230余戶科技示范戶,并輻射帶動周邊1100戶養殖戶,使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達到95%以上。推廣單體三倍體牡蠣苗5000萬粒約7000畝,附殼三倍體牡蠣苗2000萬片約26000畝,共計33000畝。
品牌培育、乳山牡蠣身價成倍增長
為了做大做強牡蠣產業文章,近年來,乳山通過“牡蠣+”,融合文化、旅游,借助旅游美食項目開發、牡蠣文化節等活動的舉辦,增強乳山牡蠣文化底蘊,打好牡蠣特色牌?!澳迪?旅游”,乳山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,開發以牡蠣為特色的美食旅游項目,推出牡蠣宴,發布精品旅游線路,打造美食名片和旅游目的地,推動牡蠣產業與休閑旅游融合發展。乳山深挖牡蠣文化內涵,將乳山牡蠣與母愛城市文化名片融合,在每年牡蠣大批量上市時,借助牡蠣文化節、牡蠣爭霸賽等一系列文化活動賽事,提升乳山牡蠣品牌知名度。結合“鄉村振興”文章,乳山市還啟動了牡蠣小鎮規劃,通過深入融合牡蠣產業、特色旅游、城市文化、休閑養生等元素,真正讓牡蠣成為乳山一張響亮的名片。
在品牌保護方面,乳山制定了“乳山牡蠣”保護十條意見,構建了全國牡蠣質量安全追溯體系,采用多媒體數碼防偽查詢技術,給每一件牡蠣產品都設定防偽標簽,銷費者通過手機等設備掃描二維碼,便可獲取養殖企業名稱、出貨捕撈時間、規格等牡蠣身份信息,實現來源可查、去向可跟蹤、責任可認定的全流程追溯體系。同時,乳山以成箱包裝的鮮食牡蠣為主要對象,以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為抓手,從養殖、包裝、流通、銷售、食用等各環節入手,凝聚各部門合力,發揮行業協會作用,切實維護乳山牡蠣品牌聲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