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蠔又叫海蠣子,是牡蠣的別稱。中國是生蠔產銷大國,全球產量的70-80%在中國,除了生吃、燒烤、做菜、汆湯,它也被用來生產蠔油等其他副產品。文登蠔較經典的吃法當然是生吃,有的人對它愛不釋口,但有的人卻拒之千里,根本原因是擔心生吃不安全。這些年,市場上逐漸出現了一種叫做“凈化蠔”的產品。商家聲稱,只有凈化蠔才是真正的能生吃的蠔。真是這樣嗎?
文登蠔是雙殼貝類,屬于濾食性動物,也就是像過篩子一樣,把海水中的藻類和浮游動物收集起來吃掉。這種生活方式帶來的一個問題是,它也會把海水中的臟東西富集起來,比如泥沙和微塑料。有研究發現,一個生蠔的消化道內可能有數十個微塑料。
凈化蠔顯然比未經凈化處理的生蠔安全系數高一些,但它并不是特別的安全。歐盟食品安全局在2012年對生蠔中的諾如病毒污染進行了評估,他們也認為,現有的凈化手段(包括凈化海水池)并不能有效消除病毒感染的風險。除此之外,還有一些凈化技術無法解決的問題。生蠔天性是附著生長,因此養殖環境的水質決定了它的品質。如果養殖海域被生活污水或工農業污水污染,生蠔很容易富集重金屬、農藥殘留和有機污染物。如果水體富營養化,生蠔還會富集其中的藻類毒素。這都是生蠔凈化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,因此生蠔產地的重要性不亞于 “是不是凈化蠔”。